
「不可一,不可再」、「企硬,take 嘢衰硬」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些政府的反濫用藥物宣傳標語,可謂字字有力,句句有聲,易記又入腦。
濫用藥物實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這二十年來更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,家長與老師在擔心子女學生成績欠佳之餘,年輕人誤入歧途染上濫用藥物習慣,更是長輩最大的惡夢。要預防年輕人濫用藥物,就應該多多向年輕人提供濫用藥物 資訊,最重要是提醒他們毒品對於身體的損害是致命而永久性的,不可因苦悶而貪圖一時的快感,作出影響一生的決定。
大家應該會認為有些事物會使人成癮,但有些不會,而毒品就是高度上癮性的。但是從根源來說,人其實可以對任何會帶來快感的事物上癮,例如最普遍的有性愛與毒品,近年新興的則有手機遊戲(及課金)。但即使簡單而常見如糖果與汽水,這些食品任何年齡都可以買到、放進口中,但同樣可以令人上癮,使人不吃就不安樂,長此下去導致糖尿病等嚴重健康問題。就在幾年前,世界衞生組織宣布將打機成癮列為精神病;可是在疫情爆發之後,當大家都要隔離在家,世衞又說可以在家中用電子遊戲一解苦悶的心情,實在有點雙重標準、前言不對後語之嫌。
說到底,我們除了要關注自己與身邊人的身體健康,亦萬萬不可忽略自己與他人的精神健康。精神不健康,人才會被各種致癮的事物入侵空虛的心靈,但這些東西都無法根治精神的疾病,亦無法填補空洞的心靈。